当前位置:肿瘤瞭望>资讯>正文

五大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优化肺癌全程管理

作者:肿瘤瞭望   日期:2018/10/30 13:52:59  浏览量:20807

肿瘤瞭望版权所有,谢绝任何形式转载,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。

据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,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高达57.13/10万人和45.80/10万人,居中国恶性肿瘤之首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表示:“在我国,肺癌患者普遍存在确诊时间晚、预后差等问题,防治形势十分严峻。随着近年来对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,其对肿瘤筛查、早期诊断、疗效评估、预后与随访等的临床应用价值不断凸显,临床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肿瘤标志物检测来优化肺癌全程管理。”

 
“由于肺癌类型复杂,治疗策略各不相同,如何在疾病早期对肺癌类型做出准确鉴别,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。目前NSCLC和SCLC的鉴别诊断仍存在诸多挑战,活检具有一定的适应症,并非适合所有的患者,痰细胞学检查往往存在漏诊,因此临床需要寻找更为微创、高灵敏、高特异性的诊断手段。”韩宝惠教授表示,“在整个肺癌诊疗过程中都需要应用肿瘤标志物检测,患者指标基线值和升高速度是动态监测的基础,也是个体化诊疗的可靠依据。”
 
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开展的大型随机肺癌筛查研究(NLST)推荐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(LDCT),可降低20%无症状肺癌高危患者的死亡率。1然而,CT筛查虽然可以发现早期NSCLC,但对SCLC并无筛查获益2,且LDCT筛查出的肺结节患者中仅有4%最终诊断为肺癌3。最新一项研究入组634位患者的肺癌筛查研究发现,LDCT联合肿瘤标志物筛查结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LDCT(如下图)4,有助于肺癌的早期发现并避免不必要的随访。
 
 
特异性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提高组织学类型鉴别诊断能力,尤其对无法活检的患者,为肿瘤诊断、复发、预后及疗效监测提供可量化的观察指标。一项入组481例肺鳞癌患者的研究发现,SCC血清水平对无进展生存期(DFS)及总生存期(OS)均有预测作用,SCC高水平患者DFS及OS均较短5。
 
大多数SCC抗原检测所提供的参考区间都基于西方国家的人群研究结果,但由于中西方人种的不同,其参考区间与中国人群存在一定差异,无法完全满足中国患者的临床需求。罗氏诊断Elecsys SCC检测通过一项覆盖欧洲和中国五个研究中心、2,039个样本的多中心研究,提出了针对中国健康人群的参考范围:2.7ng/mL(第95百分位数),为中国鳞癌患者的诊治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参考依据。 
 
对于接受手术的I期NSCLC患者,治疗前联合检测血清CEA和CYFRA21-1水平是良好的预后预测因子。一项纳入341例接受手术治疗I期NSCLC患者的研究表明,术前CEA和CYFRA 21-1高的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,术前CEA和CYFRA 21-1均正常的患者生存最佳6。 
 
SCLC患者治疗前后及复发时会出现血清ProGRP的浓度变化,当化疗第一周期后的ProGRP水平下降超过60%时,判断患者第二周期治疗后无疾病进展的敏感性可达93.8%;而连续两个化疗周期的ProGRP变化值可进一步加强预测价值,如果患者化疗第一周期后ProGRP下降超过25%,并且第二化疗周期后ProGRP保持稳定或出现任意下降,那么此时经CT证实的患者疾病进展的可能性几乎为零7。
 
韩宝惠教授提醒:“靶向治疗前,联合应用血清肿瘤标志物可预测药物治疗效果。治疗前检测血清CYFRA21-1和CEA水平,可预测化疗NSCLC的预后。靶向治疗耐药后可能发生细胞肿瘤转移或转变。对于接受靶向治疗的NSCLC患者,常规ProGRP和NSE检测可以提示患者是否转化为SCLC,从而及时改变治疗方案,避免盲目使用三代靶向药。”
 
“由于不同的肿瘤标志物表现敏感度和特异度各不相同,临床应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提高肺癌诊断的效力。”韩宝惠教授建议:“治疗前应选择对患者敏感的2-3种肿瘤标志物作为治疗后疗效观察的指标,治疗后根据肿瘤标志物半衰期的不同再次进行检测。随访中若发现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,应在1个月内复测1次,如果仍然升高,则提示可能复发或者存在转移。”
 
罗氏诊断提供目前全球唯一的完整肺癌肿瘤标志物解决方案,仅需一份血液样本就能够完成5种标志物的联合检测,18分钟即可出检测结果,为临床提供更加高效、准确、全面的检测报告,为优化肺癌患者诊疗管理提供了保障。
 
参考文献
 
1、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Research Team, et al., N Engl J Med. 2011 Aug 4;365(5):395-409.
2、Silva M., et al., J Thorac Oncol. 2016 Feb;11(2):187-93.
3、Hirsch FR , et al. Lancet. 2016; 388(10048):1012-24
4、Triphuridet N, et al. Lung Cancer. 2018;122:243-248.
5、Yu D,et al.Int J Mol Sci. 2013 May 27;14(6):11145-56.
6、Hanagiri T, et al. Lung Cancer. 2011;74(1):112-7.
7、Muley T, et al.  JTO, 2017,12(1) : S407 - S408.

版面编辑:洪山  责任编辑:唐蕊蕾

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


肺癌韩宝惠

分享到: 更多